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生活 > 正文
秦香莲陈世美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秦香莲的来龙去脉
发布时间:2024-01-17 09:45:04编辑:武韵来源:
hello大家好,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秦香莲陈世美最后和谁在一起了,秦香莲的来龙去脉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《秦香莲》的来龙去脉:真正蒙冤的是陈世美
京剧《铡美案》、评剧《秦香莲》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,妇孺皆知。剧中述说的故事,后被改编成多种戏剧和说唱材料。其大致情节为:陈世美中了状元,被皇帝看中,又当了驸马。原妻秦香莲带领子女入京寻夫,陈世美不认,反而派家将韩琪追杀她们母子灭口。秦香莲向韩琪哭告实情,韩琪自刎于三官堂。秦香莲到包拯处控告,包拯设计召来驸马陈世美,与秦香莲对质。陈世美自以为是皇亲,强词狡辩。包拯欲铡之。太后、公主前来劝阻,包拯不顾,铡死陈世美。
世世代代的无数观众,对那个喜新厌旧、杀妻灭子的状元驸马陈世美,无不切齿痛骂。在民间俗语中,“陈世美”三个字简直成了“负心汉”的代名词。可是,研究发现,状元驸马陈世美纯属子虚乌有。从《状元全谱》看,从宋初至清末,包括夏、辽、金在内,共有状元三百四十五人,其中陈姓者只有十人,却没有陈世美其人。再从状元当驸马的历史事实来看,从唐高祖武德五年(公元622年)的孙伏枷算起,至清光绪二十年(公元1904年)的末代状元刘春霖为止,共五百九十二人,其中做了驸马的状元,可考可信的只有唐代宗会昌三年(公元842年)那科的状元郑颖,他的妻子是唐宣宗李忱的女儿万寿公主。而真正的陈世美为明末清初直隶南宫人(今河北省邢台市),原名陈年谷,又名熟美。取名之意来自孟子:“五谷者、种之美者也;苟为不熟,不如荑稗。夫仁,亦在乎熟之而巳矣”。陈年谷可能想到,自己名叫年谷,而谷子当熟才美。
清顺治八年(公元1651年),举人陈熟美欲进京会试,但因囊中羞涩,难以成行。幸同科好友仇梦麟和胡梦蝶等三人,帮其提供了盘缠和马匹。结果,陈熟美荣登榜首。而资助他的三位却名落孙山。不久陈熟美以头名进士身份先补县令,后任知府,很快又升任学政。不论在哪一任上,陈熟美俱有清名。资助过他的同窗好友仇梦麟与胡梦蝶三人到了京城,想找陈熟美求官做,但被他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了。
陈熟美后升为贵州按察使兼布政司参政。三人闻讯后又跑到贵州求官,不料仍遭拒绝。施恩图报的举子感到非常失望,连同他们的家人也都斥骂这个忘恩负义的陈熟美。于是,决定编戏骂他。他们挖空心思,搜掠编撰,整整用了大半年的工夫才把这出戏写好。他们把戏剧《琵琶记》的情节加以改造,把剧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换成了结怨于他们的陈熟美。为了掩人耳目,他们把“熟”改为读音相近的“世”,编了一出赛过《琵琶记》的新戏:《秦香莲抱琵琶》。他们有意把“不葬二老、攀附权贵、杀妻灭子”等令人痛恨的罪名,罗织在陈世美的头上。待陈熟美发现此事,该戏已经上演一年有余了。看戏之人,骂声载道。陈熟美有口难辩、欲禁不能,最后“含冤”气死。
相传后来一剧团某地演出此戏时,陈的一个后人看了,气得当场吐血,陈熟美的子孙还组织家族众人,当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,致死伤数人,演出被迫停止。因此,当地留下“北门街不唱陈世美,秦家楼不唱秦香莲”的俗话。
那么,清代陈世美又怎么会和宋朝的包公扯上关系并被铡了呢?这事情更是蹊跷。据传,清朝某年正月十六,有一个戏班子演《秦香莲抱琵琶》,看戏的人格外多,观众们嫌戏文太短了,唱不到半天,不肯散去。掌班的没办法,只好在正戏前头加了个包公《陈州放粮》的短戏。戏唱到中午,陈世美的家将韩琪受命追杀秦香莲,又放走秦香莲,韩琪自刎,秦香莲拉着儿女,看着倒在血泊中的韩琪……又是到此煞戏了。看戏的不肯走,大家齐声吼:“杀了陈世美!”砖头瓦块齐向戏台上打来。掌班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,团团乱转,不敢在前台露头,赶紧溜到后台。这时,唱《陈州放粮》的“包公”还未下装,他问:“台下怎么啦?出了什么事?”掌班的一见“包公”,忽然灵机一动,计上心来,推着他说:“快,快到前台接着往下唱。”“包公”说:“你急糊涂啦!我在宋朝,陈世美在清朝,相隔几百年,咋能同台唱戏?”“哎呀,事到这般时候,管他同朝不同朝呢!”掌班的说,“陈世美那么大的驸马官,谁敢杀他?只有你"包黑子"铁面无私可以把他铡了,给老百姓出出气,就算煞戏了。”黑脸包公只得重新整衣,带着王朝、马汉、张龙、赵虎一班人马上场了。唱到他将陈世美一铡,台下欢呼起来。从那以后,小戏《秦香莲抱琵琶》就变成大戏《铡美案》,红遍大江南北。
真相终于大白。原来《铡美案》是经三个落第举子杜撰,又经民间改头换面,移花接木而成的。也就是说,陈世美纯属是被冤枉的,那是一个“美丽的错误”。但,我们无需指责三个落第举子的行为,也无需为陈世美平反昭雪,因为它只不过是虚构的戏剧情节和人物。戏曲《秦香莲》、《铡美案》尽管与历史真相并不一致,但却反映了老百姓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声,体现了人们对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”的渴望。从这个意义看,铁面无私的包拯不留情面、不惧权势,怒铡陈世美,演绎的正是民众心中正义战胜邪恶,法律斗败权势的心理期盼与希望。正因为如此,这一“美丽的错误”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。
(本篇完)
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标签:
猜你喜欢
- 绷的多音字是什么意思(绷的多音字是什么)
- 微笑照片大全图片(微笑照片)
- 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原理(异性相吸)
- 王奕盛打狗棍演的谁(王奕盛)
- 南极冰盖融化的影响(若南极冰盖完全融化地球海平面将上升)
- 通达信快捷键大全图片(通达信快捷键大全)
- 尺度最大的美剧是哪一部小说(尺度最大的美剧是哪一部)
- 找不到金税盘怎么解决(找不到金税盘)
- 开皇律是谁颁布的(开皇律)
- 主导的意思是(主导的意思)
- 二流子比喻什么人(二流子)
- 记忆棉是什么材质(记忆棉是什么)
- 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什么(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)
-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好不好?(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好不好)
- 余姚市梦麟中学2024年高考成绩(余姚市梦麟中学)
- 最好听的十首英语歌曲(最好听的英语歌曲排行榜)
- 适合手机铃声的歌曲纯音乐(适合手机铃声的歌曲)
- 三无人员是指哪三无(三无产品是指哪三无)
- 印度人口密度有多恐怖(印度人口密度)
- 苏州高铁站和苏州北站是一个地方吗(苏州高铁站)